落成100年,揭开中国铁路之父“詹公天佑之象”谜团
发布时间: 2022-06-20 点击次数: 1133 来源: 中国收藏杂志

今年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公天佑之象在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落成100周年的日子。100年来,一代又一代铁路人传承“天佑精神”,从追赶、超越到领跑全球,硬是将铁路这个“舶来品”变成中国在世界上的一张亮丽名片。

1.jpg


百年梦想

“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1919年初春,抱病参加远东国际铁路会议旧疾复发返乡途中的詹天佑,最后一次登临长城,远眺京张铁路,面对国弱民贫、山河破碎的泱泱中华发出如此感叹。1919年4月24日,他在汉口弥留之际,心心念念的依旧是“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初心梦想。

1905年,京张铁路开始修建。太行八陉之一的军都陉(关沟)是必经之地。线路依山傍水、蜿蜒曲折,长城在山巅俯视、轨道在谷底前行,在不可为处创奇迹、在巨艰面前不低头。铁路线蛇走龙行在青龙桥站,以“人”字形线路完成了神来之笔,并在这里实现了与长城的交汇。1909年10月,中国人自己设计建设的第一条铁路横空出世。不屈不挠的中国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有力回击“中国能修京张铁路的工程师还没出生”的狂妄论断的同时,更唤起了许多中国人前赴后继投入民族复兴、富民强国的滚滚洪流中。

1922年4月24日,詹公铜象在青龙桥站落成;1982年4月,詹天佑和妻子谭菊珍合葬墓迁至于此。2019年12月30日,在詹天佑逝世100周年、京张铁路建成110周年之际,世界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开通运营,线路奇迹般地从青龙桥车站下方四米处穿越。在地理空间上,新老京张线路被定格为一个“大”字。

2.jpg


2020年12月30日,在京张高铁开通一周年之际,新老京张铁路立体交汇点纪念碑在青龙桥站揭幕。2022年1月6日,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全球首创时速350公里并搭建5G超高清演播室的“瑞雪迎春”号动车组鸣笛首发现在,站在青龙桥车站的站台边,每隔一段时间,脚下都会有震动之感,也会从地下隐隐约约传来轰轰之声,这是京张高铁复兴号动车组在穿越青龙桥车站下方的八达岭隧道。奔驰的复兴号列车、新老京张铁路立体交汇点纪念碑与矗立的詹公铜象,一起见证呵护着100多年来国人筚路蓝缕接力赓续的精神家园和梦想起点。

揭开谜团

青龙桥站始建于1908年,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长城 脚下。1951年,杨存信的父亲杨宝华来到青龙桥车站任扳道员,11年后杨存信就出生在车站对面铁路宿舍的石头房子内。他生在车站、长在车站,每天看着火车奔跑、枕着汽笛入眠,青龙桥车站的一花一草都记录着他的童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曾经是他的玩伴。詹公天佑之象以及背后的坟茔更是他还在懵懂之时就经常光顾的地方。20岁那年,杨存信接过父亲手中的信号旗,正式成为青龙桥车站的一员。从扳道员到助理值班员,从车站值班员到小站站长,十年磨一剑。青龙依旧、汽笛如常,曾经的车站娃成为了一站之长,这一干又是近40年。“视公事为家事”,这是父亲当年对自己的嘱托。可是如何做、怎么干,一向严肃的父亲并没有更多交待。

这座熟悉的小站,到底蕴藏着什么巨大的魅力?“象”为什么不是“像”?当年詹公天佑铜象基座上到底有没有刻字?那些散落在铁道两旁横平竖直的神秘符号是什么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车站游览参观甚至不远万里慕名而来拜谒的旅客、游客络绎不绝,提出的各种疑问也不断困扰和考问着杨存信2004年,著名的国际长城保护友人威廉林赛来到车站,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1923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载的青龙桥车站系列老照片,杨存信彻底被震撼了,原来小小的青龙桥车站、短短的京张铁路线,早在自己出生前居然已经享誉全球。从此,保护好小站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发掘自己不知道的青龙桥、讲好传播京张故事,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成了杨存信除日常工作之外最大的事业和乐此不疲的嗜好。

3.jpg


4.jpg


青龙依旧、汽笛如常,曾经的车站娃成为了一站之长,这一干又是近40年。杨存信生在车站、长在车站、每天看着火车奔跑、枕着汽笛入眠,青龙桥车站的一花一草都记录着他的童年,詹公天佑之象以及背后的坟茔更是他还在懵懂之时就经常光顾的地方。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京张铁路北京至延庆段打造游览长城京郊风景线进行线路改造升级。施工过程中发现了特殊字样的石碑,杨存信第一反应其肯定与京张铁路有关,二话不说紧急动员车站职工将石碑抢运回车站。看着这些刻着横平竖直符号的石碑,经过多方求教,谜底终于被揭晓——原来这是“苏州码子”。阿拉伯数字在国内普及使用前,中国人用“苏州码子”记数。为什么说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主设计建设的第一条铁路?“苏州码子”石碑的发现,就是最直接、最有力的佐证。

随着一个个谜底被揭晓,一个又一个谜团接踵而至,杨存信逐渐明白了父亲殷殷嘱托背后的良苦用心。他更像上满弦的陀螺,一有时间就跑书店、查资料、访专家、收集老物件,积极奔走,呼吁保护修缮青龙桥车站。2014年4月,杨存信在收集整理青龙桥站资料时,意外获悉当年民国政府曾组建了一个“西北考察团”沿着京张铁路一路北上,并在青龙桥站拍摄了大量历史照片。其中,主要拍摄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著名摄影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的孙明经先生。几经辗转多方打听,杨存信终于与孙明经之子孙建三取得联系。令杨存信感动的是,孙建三不仅爽快地答应,并提出择日亲自将资料送到车站。2015年6月30日,孙建三如约而至。当杨存信接过期盼已久的老照片,顿时激动不已。此时距照片的拍摄时间1937年6月30日正好是78周年。据孙建三介绍,当年父亲在青龙桥车站拍摄时,就曾答应时任站长留照片以纪念,不曾想七天后“七七事变”爆发,不仅打乱了考察团的行程,整个中华民族更是进入了全民抗战的苦难时刻。弥足珍贵的记忆、两代人的夙愿、重归“故里”的照片,如今这些珍贵的照片已经成为青龙桥站最直观重现历史原貌的重要资料,其中有一幅侧拍照片里依稀可以辨认出刻有“詹公天佑之象”的字样。

此外,“詹公天佑之象”为什么不是“像”,杨存信多方求证后得知其取义“见象如见人”,特指没有经过艺术加工,按照詹公当年真容所铸。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民国时期曾组建了一个“西北考察团”,在青龙桥站拍摄了大量历史照片。几经辗转,杨存信终于与当年的拍摄者孙明经之子孙建三取得联系。孙建三爽快地答应将资料送到车站,如今这些珍贵的照片已经成为青龙桥站最直观重现历史原貌的重要资料。

时代传奇

作为万里长城众多关口中唯一被称为“门”的地方,京张铁路终点站张家口的大境门从1644年开豁建门,就被赋了其他关口所没有的历史使命与担当。虽然历经时代变换,其生机与活力却愈发重要,由此延伸出的张库大道媲美丝绸古道。当年,詹天佑临危受命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可以说也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必然。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2019年,京张高铁通车。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回望百年历史,更觉京张高铁意义重大。长城与京张的并行,历史与现代的交汇,高铁与五环的牵手,中国与世界共舞,这本就是历史的注 定、天地合德的图腾。

从最早的防御工事,到民族融合的纽带;从追赶梦想的起点,到超越领跑世界的名片。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到“一带一路”联通世界。截至目前,我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已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已达4万公里,相当于围绕地球赤道一周,稳居世界第一;全国铁路网基本覆盖常住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高速铁路网覆盖80%以上的大中都市。日行千里、同城与多城,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包括京津冀在内从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从京津城际到京雄城际、从京哈高铁到拉林铁路,从大漠隔壁到东海之滨,从雪域高原到白山黑水……一张日益延伸不断完善的国脉与高铁网络,正在改变和重构着共和国的地理版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与营养剂。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却可以创造和推动历史。亦如当年,詹天佑奇迹般修建了著名的“人”字形线路与京张铁路,留下百年传奇一样。新一代京张人已经接过历史与新时代赋予的接力棒,伴着京张高铁成长、在服务保障北京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中淬炼,并开始续写属于自己的时代传奇。

12.jpg


13.jpg


14.jpg


责任编辑:赵玉国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经济开发区吉桦东路1号   邮编:132200 网站备案: 吉ICP备 08100330号-2     吉公网安备 22022102000117号

网站信息安全受理电话:0432-66136319  受理邮箱:19981470@qq.com

你是第:853409 位访问者